2023-06-19

【閱讀心得】發現問題思考法

發現問題思考法 - 在講什麼?

作者細谷功 (Hosoya Isao) 是一位商業顧問,現任QUNIE顧問研究員,並另於多家企業、大學進行演講和講座,提倡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高維度思考法。發現問題思考法這本書想幫助讀者在 AI 時代中學會從上游端發現問題。書中關注解決問題的人在日常工作中難以發現問題的困境。常常我們所認為已知的事物,其實會帶來一些自以為是的偏見,這些偏見會讓我們無法從更宏觀的視角來解決問題。該如何跳脫知識之牆發現問題?作者也提出可具體執行的建議,讓我們馬上應用。

發現問題思考法
發現問題,找出創新路徑。圖片來源:Freepik

為什麼要讀這本書?

在上一段提到:這本書想幫助讀者在 AI 時代中學會從上游端發現問題,就是引起我想閱讀的動機。
生成式 AI,例如:ChatGPT, 能快速提供我們答案,但它還是有限制,只能回答訓練過的資料,也就是已知的已知。我一開始接觸 ChatGPT 感覺很衝擊,有點不知所措 - 心裡想著:我會被 AI 取代嗎?孩子以後要怎麼教育?之於電腦,人類在背誦、融會貫通知識毫無優勢可言,幸好我們還有能力發掘未知的未知 - 發現問題,這是目前 AI 做不到的,至於該怎麼做,相信書中可以找到答案。

發現問題必需的無知和未知

在講述如何發現問題前,我們必須先察覺自己的無知及未知,聽起來很繞口令 😂
這邊先定義何謂無知及未知,作者在書中提到,在思考時,要將"知"的世界分成三個領域,分別是已知的已知,已知的未知最後是未知的未知。

發現問題思考法-知的三個領域與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的關係
圖片來源:發現問題思考法
發現問題思考法-廣義的問題與狹義的問題區別
圖片來源:發現問題思考法

未知的未知是指那些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物,而開放性思考是探索這種未知的關鍵。另一方面,無知的無知是指我們沒有意識到未知的未知,對於某個領域或問題的無知,這種封閉性思考會限制我們的思維。引用書中便利商店的提問,來具體化這個概念:

你能舉出幾個便利商店沒賣的東西?
Q1:一分鐘內列出便利商店有賣的東西
Q2:一分鐘內列出便利商店沒賣的東西

這兩個問題需要不同的思路。

第一個問題通常我們會回想自己常去的便利商店,看貨架上有什麼,不外乎是便當、飯糰、飲料、零食,仰賴既有知識和經驗,你我的答案大同小異。而第二個問題列舉沒賣的東西,就較能呈現個人的頭腦靈活度。想像力低的人,無法擺脫既有知識經驗,會聯想和超商類似的賣場,例如百貨公司、量販店,針對這些場域,可能回答超商沒有賣精品包、鞋子、家電,對他們來說,差異只在貨架種類改變,思路依舊停留在"瀏覽貨架"。

頭腦再靈活一點,會擴大範圍想到差異較大的商店,例如各種興趣專賣店,像是賣遊戲公仔、羽球用品,進而回答超商沒有賣海賊王公仔或羽球拍,可惜思路仍未脫離既有知識和經驗的範疇 - 貨架思維。更靈活的人會怎麼回答呢?他們可能會想到資產類物件(房屋、汽車)、甚至是無形的服務(保險、法國的空氣)等…天馬行空的東西。

所以,便利商店沒賣的東西其實無限多,透過這類的腦力激盪,我們可以察覺自己還有什麼不知道,勇於探索未知領域不僅能拓寬視野,還能激發創新思維,有助於發現問題。

為什麼解決問題的人難以發現問題?

書中指出了一些原因。首先是習慣性思維,人們容易陷入使用過去的經驗和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。其次是專業侷限,過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有時會限制我們的思考。此外,害怕冒險是另一個原因,當面對不確定性和風險時,人們往往會選擇避免冒險。成功的陷阱也是一個問題,過去的成功經驗可能會讓人們過度自信。最後,社會和組織壓力也會影響人們的思考,因為他們可能受到來自同事和上級的壓力,要求他們遵循既定的規則和流程。

如何發現問題?

作者提出了後設思考法作為一種方法,包括幾個重要的思考方式。

  1. 抽象化:將具體情境抽象化,找到問題的本質特徵和規律。例如,當公司進行產品創新時,將手機抽象為通訊和信息處理工具,有助於團隊更好地理解產品的本質,並尋求創新點。我讀過另一本書-商業書 10 倍高效閱讀法,講到要如何產生自己的洞見,也用到抽象化的技巧。
  2. 類推:通過比較不同情境和問題的相似性和差異,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例如,在解決市場行銷問題時,可以參考快時尚品牌的行銷策略,將其應用到家居用品市場,從而找到新的行銷方法
  3. 思考的軸向:從不同的軸向進行思考,例如時間、空間、因果等角度分析問題。
  4. Why 型思維:是一種不斷追問"為什麼"的思維方式,用以挖掘問題背後的原因和根本。
發現問題思考法-後設思考法

其中第三、四點和 MECE 分析法的精神不謀而合,透過思考軸向達到橫向要素彼此獨立、互無遺漏,縱向元素則是以 Why 一直拆分出根本原因,難怪這個分析法成為麥肯錫顧問公司使用的工具之一!

結語

從發現問題思考法這本書,我除了學習到後設思考框架作為發現問題的技巧,更明白"無知之知"是成功人士不斷追求的境界,不僅西方的杜拉克及蘇格拉底摸索到最後的終點都是無知,在東方,孔子在論語也提及: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可見無知是孕育新智慧重要的關鍵字!在 AI 的時代,拓展無知的範圍更是我們處變不驚的態度與使命。不要害怕將自己 Reset,保持開放心態,不斷學習和嘗試新方法,能更好地應對不斷變化的挑戰 💪

我準備要教孩子用 ChatGPT 寫暑假作業了😈,不怕他輕易取得解答,因為他得學會問對問題,我認為這才是下一代要重點培養的能力。

附錄:心智圖

5 分鐘了解這本書

下載心智圖版閱讀心得

發現問題思考法

Mind Map 

請我喝杯咖啡吧 ^^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PeiYing Tsai
author
愛藝術,喜歡以科技解決問題的數位產品設計師。 堅持信念,任何困難事,必有搞定的一天,Just try it! 隨手紀錄日常學習到的知識心得,希望對妳/你有幫助。
coffee-cup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-blank rss-blank linkedin-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