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是新創或稍有年紀的中小企業,開始在網路上打知名度時,總是很難準確預料誰是合適的受眾?若馬上把投放條件設太多,可能就失去一堆意想不到的客群。
因此,Google 也建議,剛開始做廣告時,我們可以觀察以下兩個指標,來得知點廣告的人真的是合適的客戶嗎?還是來亂的?
1
這是使用者看到廣告後實際點擊的百分比。點閱率可能因業務類型而異,一開始不妨先把目標設為讓搜尋廣告活動的點閱率維持在 1% 以上。
2
這個可以用 Google Analytics 來觀察,我會從客戶開發 > Google Ads > 廣告活動中,看跳出率及單次工作階段頁數數據。跳出率能判斷訪客與到達頁互動的狀況:內容有符合預期然後繼續看別頁,還是看了覺得不是他要的就離開了?工作階段頁數則是了解深度:此數字越大,代表訪客瀏覽的平均頁數越多。所以,跳出率低且單次工作階段頁數多,可以推測訪客主動參與的狀況不錯喔!
另外,行為流程報表也是值得一看。可以進一步了解訪客在網站瀏覽的歷程。我們透過 Google 廣告把訪客介紹進來,看了到達網頁後,有繼續看其他頁面嗎?我認爲這更能反映出網站是否真正符合客戶需求,互動次數理論上越多越好。
不過也有特例,像一頁式活動網頁,本來就沒別的東西給訪客看,或是資訊功能頁,例如:結帳成功頁、統一發票對獎頁,對完當月,還會去點過期的兌獎頁面嗎?通常不會,所以這種狀況,互動次數少也是合理。因為已經滿足需求了!
圖片來源:課程影片截圖 from GA 從零上手!數位時代必學的數據行銷秘笈
其實現在廣告優化工作已經比以前方便很多了,因為機器學習,系統都會定時提供改善優化建議,要的話就照它指引開始一連串的下一步 ?
雖然效果可能不及專家好,但也不至於太差。反而是網站,不論什麼類型都還是內容、服務為王,人工智慧難以取代。當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,真的要好好善用 GA 及 GSC 來優化網站,他們是協助網站經營好的資源,只有好內容、好服務才能永續維繫顧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