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2-10

【UX 使用者體驗】如何巧妙運用FOMO(錯失恐懼)增加銷量

UX 使用者體驗 - Uber Eats
圖片來源:Growth.Design Case Study #027

Uber Eats 成為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 App

App 如何巧妙運用害怕心理增加銷量?

今天閱讀 Growth.Design 第 16 期案例分析,分享的主題是 How To Ethically Use Scarcity To Increase Sales. 以一個 App - Uber Eats ,來說明我們習以為常的訂餐平台,其實內藏一點小心機,製造急迫情境(限時免運),讓消費者害怕損失而加速訂購商品。

不過這次除了FOMO的應用,也複習一些 UX 重要概念,開始分享:

1. 立意良好的錯失恐懼行銷法

訂餐的過程中,畫面顯示 Free Delivery Promotion 並在下方有免運的倒數計時,為了可以省一筆小錢還是速速加入購物車,但心裡可能有 OS: 好賊~來這招逼我趕快訂餐😏

但如果標題從 Free Delivery Promotion 改成 Share Delivery With Neighbours,一樣的行動,但感受變成貫徹共享精神,自己出一分力,促成免運,何樂不為?

因此利用人們 FOMO 弱點是提高業績的特效藥,但要特別注意文案,引導用戶正面思考,即使被催促也能有好的消費感受。

UX 使用者體驗 - Uber Eats
圖片來源:Growth.Design Case Study #016

2. 內容個人化,加深用戶對平台的黏著度

會員登入後,在系統的任何操作應該盡可能的節省他的時間,例如預測他可能會喜歡什麼餐廳(因為點過哪些),預載入一些必填資料,例如地址等基本資訊,無形中都能讓客戶對平台的習慣依賴性加大。

UX 使用者體驗 - Uber Eats
圖片來源:Growth.Design Case Study #016

3. 畫面講重點!思考資訊存在的必要性

在訂餐平台,毋庸置疑菜單是重點中的重點,但卻被上面的資訊擠到畫面後段 1/3 才出現。

空間有限,內容必須要做取捨,像是餐廳地址其實沒這麼重要,都要外送了,知道地址意義是啥?如果菜單之前的資訊一定要出現,也可思考排序,有沒有機會放 Menu 之後?

UX 使用者體驗 - Uber Eats
圖片來源:Growth.Design Case Study #016

4. 有圖賣相就是比較好

圖文並茂總是賣相比較好,在摸不著的數位世界,資訊可視化更顯重要。一個滷肉飯,只有文字它就是個普通的飯,憑大家生活經驗各自想像,如果旁邊加一張覆蓋 Q 彈豬肉佐獨家滷汁的米飯,會激起顧客更大的購買慾。

UX 使用者體驗 - Uber Eats
圖片來源:Growth.Design Case Study #016

👉 觀看完整案例賞析 :Uber Eats: How To Ethically Use Scarcity To Increase Sales (Story Duration: 5 min)

請我喝杯咖啡吧 ^^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PeiYing Tsai
author
愛藝術,喜歡以科技解決問題的數位產品設計師。 堅持信念,任何困難事,必有搞定的一天,Just try it! 隨手紀錄日常學習到的知識心得,希望對妳/你有幫助。
coffee-cup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-blank rss-blank linkedin-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